2016年1月30日 星期六

從一系列醫學簡報討論中,看到簡報資訊種類與架構的重要性!

分享本篇文章
日前看到簡報藝術烘培坊的一個簡報製作的活動結果,是很多在簡報設計上非常有熱忱的同好一起修改同一張簡報的成果。裡面不乏有很多的設計巧思在其中的作品,也不僅讓我想要好好探討一下他們設計背後的原則是什麼?甚至這些作品讓你投票,你會投哪一張呢?

我們先來看看幾張不錯的設計吧!(其實Bill已經有介紹過這些作品了)
這是原始題目(讓大家修正的那一張投影片)

趙軒翎的設計的簡報




童韋詠設計作品


呼吸治療師蔡坤易的設計


Sam Chung醫師的設計


Wade Jing的設計


黃菁樺醫師的設計



吳崑榮的設計

這時候我們不僅會發覺原來「同樣的」資訊可以設計成那麼多種不同的樣貌啊!而且真要我們去挑一張最喜歡的,你,會怎麼挑選呢?這肯定應該是要拋棄掉主觀意識,但是卻要用什麼概念或原則來判斷呢?這邊有個小小的分享是建議用「目的、讀者情境與資訊」這四個條件去欣賞他們的作品,相信會有另外的看法。

所以關鍵是什麼?這些投影片明明看起來都是一樣的文字,是設計哪裡不一樣?也許,我們再回頭去思考這次的題目,那張充滿著Bullet Point考題簡報。

其實,本質上我們看到的是「不一樣的」資訊,只是都偽裝成一個bullet point。但是我們通常會以為都是一樣的。也許我用這張表示,大家就會清楚了。


其實你就會發現同樣三個bullet point但是上面的三個是「資格條件、篩檢情境1+2」但是下方面家族史,第一二個bullet point卻都是「資格條件」再搭配上,第三個的「篩檢情境1+2」但是卻沒有在視覺上被強調出來。就容易造成「資格條件」與「篩檢情境」混在一起的感覺。

設計要符合架構,簡單明瞭方便學習
這時我們應該就可以發現,那些偽裝在一樣的bullet point之下的不同的資訊種類,而區分出這些種類之後,才有所謂邏輯清晰的架構設計(常用表格)。所以我會很喜歡這兩件作品,因為他們有針對資訊種類進行設計。讓雜亂的資訊在有了架構之後,更容易讓人理解




而最後一位同學的簡報,事實上也是很清楚的強調出了這三個框架(小建議背景可以樸素點),這樣的架構就可以很清楚的讓人知道「資格=>頻率=>方式」的概念


有架構的資訊不建議利用高橋流的概念
很久以前有分享過一篇簡報製作,高橋流_精煉的文字,有提到這種類似利用高頻率的切割簡報的方式,其實比較適合範圍不大、架構不複雜的內容(像是簡單的故事或敘述),但是像這次有架構性的內容就不太適合拆成那麼多張,因為這樣的過程中聽眾不容易在腦中自己建立起來這樣的架構,更不容易進一步的進行判斷自己的適用情況


因為讀者的腦中接收到的資訊就像這樣的順序「年滿 50 歲一般民眾,......;35 歲有家族史,........」。這時候你就會發現 40 歲的民眾或是未滿35歲的有家族史民眾就會不清楚,他自己適不適用,或是他還在「期待你說明其他的條件的時候,你就講完了」

需要自我判斷或是有架構性的資訊,建議還是可以用表的方式來比較表達,或是階段性layout來表示,都會有不錯的效果。

在職場上,為何比較少人看到這樣的模式?這是因為在職場上主管會很預設的去思考「這報告的架構完整嗎?」,因此會不喜歡接受這樣的邊摸索邊建立架構的報告模式。那這種高頻率切割講稿的方式要何時用?我會建議在架構完整說明之後。

所有設計的大小,都要「符合語意,反思目的」
在這幾份簡報中我們都可以看得出來,每位設計者都有針對自己的簡報都進行了關鍵字的強化設計,其實這就是「符合語意」,要說的重點在視覺上也做了強調

但是反思目的是什麼?就是是否達成你希望給讀者達成的目標呢?為了達成目標關鍵資訊是否有一併提供?像是聯絡方式,或是可以協助判斷決策的資訊呢?以這張衛教簡報來看,最後面的Call to Action要是可以放更大一點(因為他是目的)就更好了!也都是高水準的作品啊!



所以若是可以「增加最後Call to Action的區塊,呼籲要進行檢查!」或是「提供醫院相關門診電話與醫師資訊」讓他們甚至後續都可以有所聯繫,這樣才更有機會達到集團或是公司的目標啊。

以上,文章結束 XD

對了!若是你,你現在會最喜歡哪張呢?回到「目的、讀者情境與資訊」,若是職場簡報我會選擇一張解決的表格,因為我們要的是完整性與架構。要是作為衛教海報,那我會選擇長型的連連看,因為他有足夠的視覺吸引人駐足,並且有趣味性、自行推演的特性,讓人可以知道 CTA。

ps: 哪天在跟大家分享使用icon的時機與限制。



Facebook留言板:

張貼留言

歡迎討論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